子言之曰:“为上易事也,为下易知也,则刑不烦矣。”子曰:“好贤如《缁衣》,恶恶如《巷伯》,则爵不渎而民作愿,刑不试而民咸服。大雅曰:‘仪刑文王,万国作孚。’”子曰:“夫民,教之以德,齐之以礼,则民有格心;教之以政,齐之以刑,则民有遁心。故君民者,子以爱之,则民亲之;信以结之,则民不倍;恭以莅之,则民有孙心。《甫刑》曰:‘苗民罪用命,制以刑,惟作五虐之刑曰法。是以民有恶德,而遂绝其世也。’”
孔子曰:「吾观于乡,而知王道之易易也。」
三年之丧,既练矣,有期之丧,既葬矣,则带其故葛带,绖期之绖,服其功衰。有大功之丧,亦如之。小功,无变也。
…相关:凤归江、快穿:不小心成为神助攻、人外文记、[继承者们]英道的珍宝、七十年代奋斗记、贝壳少年、炮灰亲妈古代游(快穿)、励志让斯教变得和蔼可亲、裙摆人间、黄昏许愿
會稽賀生,體識清遠,言行以禮。不徒東南之美,實為海內之秀。
高坐道人不作漢語,或問此意,簡文曰:“以簡應對之煩。”
天子之田方千里,公侯田方百里,伯七十里,子男五十里。不能五十里者,不合于天子,附于诸侯曰附庸。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,天子之卿视伯,天子之大夫视子男,天子之元士视附庸。
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