桓公讀高士傳,至於陵仲子,便擲去曰:“誰能作此溪刻自處!”
戴安道年十余歲,在瓦官寺畫。王長史見之曰:“此童非徒能畫,亦終當致名。恨吾老,不見其盛時耳!”
司馬太傅問謝車騎:“惠子其書五車,何以無壹言入玄?”謝曰:“故當是其妙處不傳。”
…相关:自我的救赎、【开端】关于肖鹤云是我哥这件事、黄昏后、愚孤〈快穿〉、百分死亡、异能力——悲剧人偶、一篇闪婚恋综甜爽文、说好的幸福生活呢?!、萧郎陌路银杏时、合拢手心
何晏註老子未畢,見王弼自說註老子旨。何意多所短,不復得作聲,但應諾諾。遂不復註,因作道德論。
支道林喪法虔之後,精神霣喪,風味轉墜。常謂人曰:“昔匠石廢斤於郢人,牙生輟弦於鐘子,推己外求,良不虛也!冥契既逝,發言莫賞,中心蘊結,余其亡矣!”卻後壹年,支遂殞。
周伯仁道桓茂倫:“嵚崎歷落可笑人。”或雲謝幼輿言。
…